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转贴]新密市发现二叠纪古陨石

  • 伟四五
楼主回复
  • 阅读:918
  • 回复:2
  • 发表于:2010/12/21 15:42:27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新密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河南省新密市发现二叠纪古陨石

  -为第三次生物大灭绝的元凶找到实物证据

  二叠纪(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即便是人所共知的白垩纪“恐龙灭绝”事件,其规模也仅仅相当于这次灭绝事件的三分之一。

  科学家们对第三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最另人信服的是陨石撞击说。这些科学家认为,在大约2.5亿年前有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猛烈地撞击了地球,其威力巨大,造成的强烈震波迅速席卷全球,瞬间杀死了上千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生物。更厉害的是,这次撞击激起了巨量的尘埃,这些尘埃悬浮在空中遮天蔽日,一方面造成全球气温下降,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生物的光合作用,使整个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必然造成生物的大灭绝。

  但是近些年来,反对这种假说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首先,这么大的撞击事件,必然会在地球上留下痕迹,比如造成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事件就在墨西哥留下了一个大坑。而至今也没有人发现发生在二叠纪末期这次撞击留下的撞击坑。既然找不到陨石坑,那是不是表示陨石说不成立呢?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据2004年5月14日英国《独立报》报道,科学家在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的海岸线附近的海洋中找到了125英里宽的陨石坑,澳大利亚加州大学的地质学家露安-贝克表示,这一撞击残留的古老陨石坑海域的2.5亿前年地层中,发现大量的融化岩石和碎裂石英晶体,这些证据足以证明在2.5亿年前一颗比珠穆朗玛峰还大的巨型流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有史以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这些证据似乎将造成二叠纪末期生物灭绝的元凶指向了外来天体的撞击。

  找到陨石坑能不能找到古陨石呢?

  地理学家认为,之所以找不到撞击留下的陨石,是因为那个陨石的质量足够大的话,撞击则会导致地壳的融化,大量的熔岩将会将原本的撞击痕迹抹去,陨石已经被熔岩所淹没。或由于几亿年来的地壳变动已和地球岩石融为一体。

  这样剧烈的撞击还会造成陨石碎片和尘埃遍布全球,而至今除了在南极发现的一点陨石样品,再没有别的陨石在二叠纪末期地层的岩石中被发现。

  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只有在二叠纪的地层中,才有大量的黄铁矿结核,这也是找煤的重要依据。这些证据表明,二叠纪的的确确有大量的陨石撞击地球,普天盖地的陨石碎片和尘埃伴随着剧烈的火山爆发的尘埃,遮天盖日。陨石粉尘铁元素的富集,造成了二叠纪煤层中出现了大量的黄铁矿结核。

  笔者在今年9月17日在河南省新密市某煤矿挖出的10余车二叠纪上层的泥质页岩中,发现有400余公斤的陨石碎片,最大的重25公斤。陨石呈灰黑色,大的呈椭圆形残块,小的呈不规则形,夹杂在岩层中。陨石密度3.46,陨石外壳气印中呈米粒状结晶。最为称奇的是在最大的一块椭圆形陨石底部为平底,还有的陨石上有高温造成的五彩颜色。

  新密市属浅山丘陵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9′-113°41′,北纬34°40′,辖区面积1001平方公里。根据古地磁学者对禹县大风口剖面的古磁极与古纬度的研究,在二叠纪早期新密地区位于古纬度11.0°N左右,即处于赤道潮湿气候范围内,到二叠纪晚期,由于地壳向北飘移,古纬度达到15.7°N,到了热带干湿季风气候带位置。在二叠纪新密市位于华北(中朝)板块的南缘的原始海洋浅滩,发育了大面积煤田。

  2.5 亿年前的某日某时某分某秒,地球遭到了小行星撞击,陨石雨陨落在新密大地。最大的陨石碎块呈平底,是熔融态的陨石遇到了坚硬的平地。椭圆形的陨石是遇到了原始海洋的浅滩泥层。在形成页岩的过程中夹杂其间。

  二叠纪古陨石的发现为陨石冲撞地球提供了实物证据。

  2.5亿年前的某日某时某分某秒,比珠穆朗玛峰还大的巨型流星撞击地球,巨大的冲击力在地壳南端澳大利亚古板块上留下了125英里的撞击坑,巨大的推力使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古板块运动造成火山大规模喷发,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华北(中朝)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相撞击形成了盘古大陆。新密地区在二叠纪4500万年间,古纬度由南向北移动了4.7°N.

  二叠纪地球上大规模剧烈火山活动已得到科学的证实。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下面发现了绵延数千公里的火山岩,这一套岩石被称为“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火山岩的形成自然与火山和岩浆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可以想象,在很多年前的西伯利亚,连绵数千公里的地壳被火山熔岩撕裂,岩浆如洪水般涌出,在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肆虐蔓延,最终冷却造就了这一规模雄伟的火山岩。科学家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次巨大的火山喷发事件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前后延续了100多万年。

  随着探索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们在中国西南的峨眉山和印度西北的潘加也都发现了大规模的火成岩省,这些火山岩与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形成时间比较接近。这些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事件与二叠纪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在时间上也比较吻合。

  新的理论认为,2.5亿年前火山群持续喷发仅仅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系统,并没有造成全球性的影响。但是火山爆发喷出的各种火山气体在大气中的持续累积,尤其是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入侵,造成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水温度上升。高温的海水不利于溶解氧气,因此这个时期海洋溶解氧气的能力大大降低;火山喷发还造成大量火山灰遮蔽阳光,阻碍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出的氧气大大减少,导致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剧烈下降。这两个作用叠加,造成二叠纪末期的海洋中氧气的缺乏。在这样一个缺氧的海洋中,大部分生物很难存活,但是有些细菌却能够在里面自得其乐。这其中有种细菌叫做“硫酸盐还原菌”,它不但能够在缺氧的海水中繁衍生息,还会产出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它们在二叠纪海洋中愉快地生活繁殖,将二叠纪末期的海洋变成一锅“大毒粥”.经过进一步累积,海洋中的硫化氢气体浓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释放到大气中,更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毒害陆生生物。

  剧烈的地质活动伴随火山爆发和陨石撞击使地壳出现裂隙,在石炭纪和二叠纪早期形成的煤层和成油层中出现瓦斯突出喷发燃烧,消耗了大气中的氧气,在二叠纪晚期第三次生物大灭绝中起到了推坡逐浪的作用。

  可见二叠纪生物大灭绝是陨石冲撞-地壳运动-火山爆发-造成了地球环境改变的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起关键作用的是小行星陨石的撞击,它才是推手、是元凶。

  2010年12月16日
  
  • 伟四五
楼主回复
  • 发表于:2010/12/21 15:44:35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新密
  • 发表于:2011/2/7 14:34:43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