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转载]新密古城旅游规划效果图

  • 作者:xmweibo
  • 阅读:18281
  • 回复:11
  • 发表于:2012/9/15 13:02:28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新密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新密古城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

  高永森 刘金法

  一、古城历史文化

  密县西周时为密国。汉高帝时始置密县,三国、晋、南北朝时均称密县,旧治今大隗镇。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由大隗迁至法桥堡,今密县老城。唐代武德三年(620年),撤密县,置密州,辖零水、洧源二县。武德四年,撤密州,复置密县。1994年撤县建市,更名新密市。

  新密古城历史文化厚重,自隋代由大隗迁至法桥堡(今新密老城)以来,一直是密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政府机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体搬迁至新城后,城内共有文保单位9处,古民居200余处,如:县衙、法海寺、城隍庙、文庙、桧阳书院、将军府、御史第、进士院、古街巷等。

  1、密县县衙

  位于新密古城十字街北,坐北朝南,占地四万余平方米。始建于隋大业12年,即公元616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至今1394年,现今保存的建筑是清康熙22年知县衷鲲化所建,格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保存完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衙前有钟鼓楼、照壁,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形成五进院落。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大门、莲池、仪门、戒石坊、月台、卷棚、大堂(牧爱堂)、二堂(三鉴堂)、三堂、大仙楼、后花园,中轴线两侧有八班房、六曹房、赞政厅、架阁库、典史宅、东西花厅、东西内书房、退思堂、草亭院、寅宾馆、戏苑、监狱等建筑,是目前国内保存下来历史最久、规模较大的县级衙署。县衙的莲池、舆图、卷棚、监狱、大仙楼、暗道等是密县县衙的鲜明特点。县衙莲池国内罕见。县衙监狱一直使用到2003年,堪称世界之最。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与皇太后巡幸游嵩、洛,途经密县县城,观密处要地,物产丰富,特诏封县衙为五品,高出一般县衙两级(一般县为七品),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

  2、法海寺

  位于古城西街,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奉诏而修。寺名为宋真宗所赐。据密县志记载,当时浙江余姚有位大户人家,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建造了一座寺院和塔,家人和后代也由此得到保佑。梦醒后,他派人四处寻找,最终发现此处与梦境中景象相吻合,就散尽家财,历时两年建起寺院和一座玉石塔。“法海寺”得名于佛法无边之寓意,因为法指佛界,海乃无穷之意。

  寺内的法海寺塔,为通体石塔,塔身七级,高13。08米,除塔门、栏杆与塔顶等处使用汉白玉装饰外,全塔皆以青石雕砌而成。更为珍贵的是,塔身刻有宋代秦少游书写的七万字《妙法莲华经》。  地宫内出土的三彩舍利匣、三彩舍利塔,其器形典雅高贵,釉色晶莹剔透,制作技艺精湛,敷面华美艳丽、富丽清新,现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

  该塔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 期间被扒,该塔的主要构件基本完整,现存于新密市博物馆。

  3、城隍庙

  位于古城西街北侧,西与法海寺相邻,坐北朝南,创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时重建,主要建筑由南向北按中轴线对称分布。现存明清建筑93间,建筑面积4140余平方米,戏楼、钟楼、鼓楼三楼合一,戏楼居中,钟楼居左,鼓楼居右, 3米高的台基内有砖拱形门洞5个(俗名午朝门),该戏楼的“悬梁结构”在国内独具特色。大殿面阔3间、进深8米,单檐歇山式,前、后檐下各置斗拱10朵,绿色琉璃瓦覆顶,大门两边有对联“作恶报作恶不报祖宗有德德尽再报,行善昌行善不昌祖宗有秧秧尽再昌”。东西廊房30间,现置明王及十大恶浮雕、地藏王及十大阎君塑像;各类碑刻35通,但多数镶嵌在墙壁上。过去每逢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满城官民都要举行隆重仪式,祭祀城隍纪信(字成,“楚汉之争”时刘邦的着名将领),以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文庙

  新密古城的文庙是元代建筑,已有1000多年历史。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现存有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敬一亭、尊经阁等建筑。原址另有照壁、棂星门、泮池,规模宏伟。

  5、桧阳书院

  桧阳书院,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密古城后街,坐北朝南。清乾隆四十年(1755年)创建,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中轴线现存大门、斋舍、讲堂等,分三进院,大门、前院、中院、后院均为硬山灰瓦顶建筑。书院现存石碑2通,一为清乾隆40年(1775年)“重建卓君庙新建瑞春书院合记”,一为道光三年(1823年)“桧阳书院神龛记”。

  6、古民居

  新密古城街巷构造是以合院式住宅切合衔接,形成东西南北走向的街道里巷。现今保留的有历史价值的民居多为清末民国时期的院落,如:位于南街的将军府、御史第和东西街的进士院,院落完整,面貌古朴,但是很多沿街商铺和院落已经被现住居民穿戴上了瓷砖贴面,或者局部拆除重建。民居建筑经历代演进,多有坍塌,但土木建筑类型齐全,建筑形式多样。院落变化较大,大致可归纳为四种基本形式:即四合院、三合院和前后排房院。比较多的情况是正房居后,前有门楼和偏房,形成三合院结构,多为青砖瓦房。

  县衙、法海寺、城隍庙、文庙、桧阳书院外,将军府、御史第、进士院等清代民居、三尺巷,无处不体现出古城厚重的历史文化之浓郁、建筑艺术之优美、民风民俗之淳朴。

  二、古城旅游开发

  1、发展目标

  依托新密古城优越的区位条件与丰富的人文环境,充分挖掘古城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河南传统文化等内涵,发挥旅游业的文化体验和休闲娱乐功能,把古城建设成一个立足河南、放眼全国,环境整洁优美、文化特色浓郁、旅游设施齐备、服务水准上乘,有品味、有影响的新型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将新密古城建设成为河南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郑-少-洛”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新密古城旅游开发项目规划总投资17。86亿元,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2009--2020年)。

  近期(2009-2012年)

  以县衙核心区为中心,包括东西街、南街、南城门入口以及东城门为重点建设地段,对新密古城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等进行保护性整治、修复,整理、拆除危房,优化古城环境,修复城门及部分城墙,开发文化遗产观光等旅游产品。

  近期古城风貌基本建立,初步实现大郑州市场以及部分河南省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

  中期(2013-2016年)

  开发利用核心区东西街周边地块,整理、修复古城环境,扩大古城风貌区建设。优先建设工业、居住等重点地段,发展创新休闲、旅游产业,初步实现系统化的古城休闲、度假区块。

  中期以完善古城旅游设施,丰富古城旅游活动为重点,加大对于古城休闲游的宣传,形成特色新密古城,逐步扩大古城在郑-少-洛黄金旅游线上的客源市场份额。

  远期(2017-2020年)

  继续对古城空间进行规划整理,全面挖掘新密古城内可利用的旅游资源,开发品种多样的休闲旅游产品。完善古城风貌建设,完善古城旅游系统。

  远期以古城的持续发展为目标,增加宣传手段,在河南省内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成为郑-少-洛旅游线上成熟、知名的品牌旅游目的地。

  在近期三个年度内,完成以上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根据规划发展时序,第一年度(2009-2010年)总投资约2。46亿元,第二年度(2010-2011年)约4。52亿元,第三年度(2011-2012年)约4。88亿元,则近期古城旅游开发建设的总投资约为11。86亿元。

  其中,县衙的修缮、改造是近期的工作重心,规划预算3500万元。

  通过以保护为基础的合理旅游开发,促进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创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改善古城内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新密古城的开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脏、乱、差的面貌,同时将古城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整合,还古城一个美丽、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创建以旅游开发促环境整治,以环境保护推进旅游发展的协调示范区。

  2、总体布局

  新密古城旅游空间结构布局为:一城十字街、四面一核心、一山一水一城墙。

  “一城十字街”凸显古城内东西南北街,保持古城严整的十字格局,重点突出从南城门、鼓楼广场到县衙的游览轴线。“四面一核心”指古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有不同,东南面“一房享城幽”,以统一古城建筑风貌为特点;东北面“一场闹城嚣”,保留校场用地,作为大型武术表演与豫剧表演场地,同时将原有工业改造为旅游纪念品研发基地和商场;西南面“一院品城闲”,改造现状废弃厂房建筑,修建河南民居规制的院落组合,开展现代休闲旅游项目,形成与核心区相对比的当代休闲活动旅游区域;西北面“一水入城清”,濒临湿地公园,结合引入的水景观在特色民居片区选择性发展民宿活动。一核心为古城核心区,作为古城建设、游览的重点区域,保护、恢复、重建县衙、城隍庙、法海寺、文庙四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游客中心,以传统院落形式建设传统手工艺作坊、美食街等,构建民俗风情地方商业区。“一山一水一城墙”作为古城外围大环境的附属,东南山顶可观古城全貌,西北湿地公园优化古城生态环境,恢复的东门至南门的城墙,强化了古城风貌,同时突出建设南门节点,作为古城旅游的形象起始。

  3、景区景点规划

  参照规制,对县衙建筑进行修复,利用县衙北侧的场地恢复后花园,结合穿城而过的水系,营造出县衙优美宜人的园林景观;南城门规划为古城旅游的起点、游客集散、游客服务、旅游解说的重要区域;东西街则以游客观光、体验新密古城古街风情为主;规划城隍庙为古城中民俗、宗教活动的场所;此外,桧阳书院、文庙、法海寺、钟鼓楼和古城西南部的闲置地带经过规划,使各个景点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建筑群和景观序列。

  为加快古城开发步伐,市委、市政府于今年6月专门成立了中共新密市古城县衙开发建设工委会和新密市古城县衙开发建设管委会。自管委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市直各单位和城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古城修复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大仙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八班、九房正在修复;钟鼓楼广场至南城门、县衙后花园的施工设计正在进行,止2010年9月,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00万元。

  总之,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克难攻坚,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品位要求,尽早、尽快、尽力开发建设好古城,力争把新密古城打造成为河南的“丽江”、 “平遥”,中国的“威廉斯堡”。

  新密老城城池形态分析

  据清嘉庆二十二年版《密县志》记载,新密上古时期为祝融氏之墟,都于郐(新密东北部地区),西周时期密国又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所灭,曰新密,亦曰新城。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并其国,秦为颍川郡,汉王刘邦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密县,属河南郡,县城在今大隗镇,两晋因之,至魏属广武郡,治曲梁,北齐改曲阳。隋代大业十二年(616年),县城由大隗镇迁址法桥堡(今老县城)。金代至正二年(1342年),密县改称密云县。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改密云县为密县。新密老城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自1974年在密县老县城以北3公里处开始建设新县城。新县城位于老县城东北侧青屏山南韩庄村,1979年初具规模,县委、县革命委员会由老县城搬迁至此。由于老城的整体性搬迁,新密老城整体空间格局保存较为完整。

  新密境内的山脉为中岳嵩山东衍余脉,老城城外西、北、南三面环山,北有青屏山屏蔽,山口险窄,南有灵岩山伞盖和洧水环绕,西北有尖山衬景,老城西北有城北沟河穿过,东部坦衍开阔,地貌似“箕形”,其地势山水交融,冈阜连亘,溱洧潆洄1。古代城池形态新密古代城池基本形态为方形城,城西北为顺应城北沟河地形而切出一角。据记载,新密老城城池形态在明初基本成形,“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县冯万金增筑,围七里,高二丈五尺,广二丈,池阔一丈,深七尺,门四。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县张金重修。皆积土为垛,遇雨即倾。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县王崇雅始易以砖。四十二年(1614年)主簿张久敬署县事门,创建北门瓮城。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流寇薄城,知县苗之庭率众御之。垛墙不及肩,守者皆露半身,因增修三尺。十二年(1639年)知县曹化中补修东西砖城,二面添设墩堡、敌台,并东西南三瓮城;复浚池,深广各一丈五尺。……城内四街:东曰仁育,西曰义正,南曰礼节,县治后东西街曰乐和。”

  明清时期老城内有市集、坊表、衙署、公廨、监狱、仓廒、兵防、邮递、书院、普济堂、坛庙、寺观等建筑。更有魏氏家祠、杨家宅院、进士第等民间建筑。城有四关,西关附近有河流、关帝庙、寺阁、城西泰山庙、龙王庙、宋代窖瓷遗址、老君殿等;南关有火神庙、龙王庙等,南关东有文峰塔、关帝庙等;东关有土地庙、牌坊、泰山庙等。沿东大街、西大街布局有过街石牌坊九座和其他牌坊十几座,有世科坊、进士坊、彰善坊、孝子坊、登科坊,九重劝义坊、纶音重褒坊、襄礼三朝坊等。文庙、魁星楼分别位于东大街两侧,法海寺有玉石塔。南大街多为沿街店铺、住宅。县衙位于南北大街的北部尽端,两侧有仓库、学校、监狱。书院、校场位于县城东北部。主要桥梁东有通济桥,西有惠政桥,另有卢家桥、浮山桥等。城池以县衙为中心,主要道路格局为“十”字形,县衙位于十字型道路北端。城东、西岗上和青屏山上分别建有三座文峰塔,以彰显文运昌盛。从县衙至钟鼓楼和十字街口、东西大街等均用大青石铺地,钟鼓楼距县衙约80米,高度12米。东城墙角上建有文昌阁楼一座,南城墙上建有奎楼,西街、东街、后街都建有阁门,上下两层。

  1939年2月为防止日寇长期占领密县作为据点,城墙被拆毁,1946年又修复为土城,城垣北墙南移,城高四丈五尺,城上平面宽度一丈八尺,城壕宽度四丈,深度二丈,城围面积缩小为六里多,四城门上各建门楼一座,四门外壕各建排水洞一处,惟南城墙建排水洞两处,又在城东南岗上筑炮台一座,后被击毁。

  2.当前老城区传统空间形态构成

  2.1老城的整体形态

  建国后为修建公路、工厂、民宅,相继拆除老城的城墙及四个城门,护城河被填平,过街牌坊、法海寺、文峰塔等相继被拆除。目前南城墙现已被过境公路占压,西城墙主要被厂矿、民居占压,但南城墙、西城墙遗址均依稀可辨。新密老城保留了原始的清代街道,老城以县衙为城市中心, “十”字形的街道骨架格局依然清晰,而且老城内主次街道基本保持方格网空间传统格局,老城内的东西大街、南大街、鼓楼街、衙前街、北后街两侧依然保留着传统街道空间风格特征,东西大街贯通全城,呈弓形形状,连接东西城门,目前仍具有浓厚的传统商业氛围。东西大街上保留有城隍庙、法海寺、西关帝庙、温氏民居、魏氏民居、文庙和部分传统民居建筑。老城南北向主要街道鼓楼街-南大街,以县衙为中心直通南城门,沿街两侧分布有连续、成片的传统民居,多数传统民居都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四合院形态,县衙南的东西向街道为衙前街,衙前街两侧分布有较多的传统民居,县衙以北的街道为北后街,该街上保存的历史建筑有桧阳书院、卓君庙等。

  2.2老城的历史建筑

  县衙创建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废址上重建。明成化、明正德时期、明崇祯六年相继增修。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县衙焚烧殆尽。现在的县衙是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修后的格局,已有140多年历史。县衙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形成五进院落,中轴线上建有钟楼(已损毁)、照壁(已损毁)、大门、仪门、戒石坊、月台、卷棚、正堂(牧爱堂)、二堂(三鉴堂)、三堂、大仙楼(已损毁)等。仪门西侧是县衙监狱,均为青砖、灰瓦木质结构建筑,监狱历代沿用至2003年,大堂前建有卷棚,是州署级别的衙门才有,县衙一进院甬道两侧设莲池;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现保存建筑为明清风格,现存古建九十三间,由南向北依次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其中钟楼、戏楼、鼓楼为灰瓦顶歇山式,另有山门、东西廊房、大殿、东西配殿、寝殿、东西道院等。现存有东乐楼、拜殿、大殿、寝殿、廊房及配房等建筑,乐楼前广场青石板铺地,城隍庙乐楼面北与大殿相对,为高台歇山式建筑,砖木结构,戏台下有五个门洞,面宽七间,悬梁结构独特,乐楼两侧原为钟楼和鼓楼;法海寺创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寺名寓意佛法无边,为宋真宗所赐。咸平二年至四年(公元999一1001年), 在寺内建九级石塔一座,塔身七级,塔身镌刻莲花经七卷, 元末寺毁于兵火,惟石塔独存。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54年)和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两次重修,明末又遭毁坏,现仅存山门和大殿,石塔于1966年被拆除,但该塔的基本构件保存完整。

  火神庙(又称炎帝庙)位于老城南关外。火神庙毁于明末,清顺治七年(1650年)重建。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重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续修,现存大门、钟鼓楼、拜殿等。山门为歇山顶建筑,周围有砖雕龙、凤、麒麟等浮雕图案。庙内东厢为八腊庙,现存大殿一座,为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建,庙内现存古碑八通,嵌于东院内,均为清代重修碑刻;密县老城现存关帝庙三座,分别位于南关外火神庙西侧、东关外山冈上、西关。其中以西关关帝庙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西关关帝庙始建于顺治五年(1648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大门、戏台、左右配殿等至今保留完整,现为西街小学。火神庙西侧关帝庙前有山门,后有大殿三间,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东关外山冈上关帝庙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部分为清时期、民国构件;桧阳书院为清乾隆四十年(1755年)创建,位于老城衙后街,座北朝南,分为三进院落,中轴线现存大门、斋舍、讲堂等,还存有清代乾隆、道光时期的石碑两通,大门、前院、中院、后院建筑均为硬山灰瓦顶建筑;卓君庙位于桧阳书院西侧,即汉朝县令卓茂祠堂,卓君庙建筑目前损坏严重;文庙位于老城东街。元至正二年(1342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清顺治、康熙、雍正、嘉庆年间多次重修。现尚存戟门、崇胜祠、大成殿、敬一亭、尊经阁等建筑。大成殿内部基本结构仍保存完好,原址另有照壁、棂星门、泮池等。

  新密老城中保存着大量的传统民居建筑,老城民居主要集中在南大街、县衙东部一带,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街区,街区内具有历史价值的民居多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三合院院落,东西大街沿街也有部分传统民居。传统居住建筑一般都采用单檐硬山建筑形式,个别带前廊,门楼上的砖雕、石雕门墩、屋顶花脊、檐下垂莲柱、门窗花格、前廊装饰、砖墙土坯墙相间的结构形式等具有明显的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典型的有魏氏家祠、杨家宅院、进士第、将军府、御史第等。

  3.老城区传统空间形态的保护建议

  3.1加强老城区整体格局的保护

  目前虽然老城区的城墙、护城河等基本消失,但是老城区内街道空间仍然呈现明清时期的“方格网式”路网系统,老城内主次大街基本保留明清时期的空间特点,而且老城内仍然具有较强的传统商业职能,因此今后要充分加强老城区整体空间格局的保护。新密老城城池形态具有独特的格局特征,一般的县城城池周长多为六里以下,而新密古代城池“围七里”,应属规模较大的城池形态,城池的规模具有古代宗法、政治等传统文化观念,而且城池形态顺应周边地形,因而具有独特的特征。当前由于老城及老城外围地带连片发展,致使老城边界模糊,从而使老城失去原有的规模和尺度,进而丧失老城的空间形象特色。

  为了显现明清时期的城池形态,首先要加强老城区周边城墙遗址、护城河遗址的保护,要根据明清时期的资料、考古资料确定已经消失的城墙、城河、城门等,逐步拆除占压护城河遗址、城墙遗址的建筑,被填埋、覆盖的护城河道应恢复其本来面貌,近期在城墙、护城河、城门遗址上建立遗址公园,远期应恢复城墙、护城河的历史形态,不仅明晰老城区的边界,进而控制老城区的规模,避免城区扩展沿老城周围无序发展。护城河遗址的保护要遵循原有尺度,护城河不同时期的宽度具有“池阔一丈深七尺”、“深广各一丈五尺”、“城壕宽度四丈,深度二丈”等, 城门楼遗址因四门外都有瓮城,遗址公园应体现瓮城的规模和形态,并采用清时期城门楼名称进行命名,老城北部城墙要同时对民国时期和清时期两道城墙遗址进行保护;其次要加强现有历史建筑及其遗址的保护,一方面针对现有的历史建筑,特别是县衙、城隍庙、法海寺、火神庙、关帝庙、西关帝庙、桧阳书院、卓君庙、文庙等,要逐步恢复明清时期的格局,近期要根据明清时期的格局明确其保护范围。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消失的历史建筑如文峰塔、牌坊、魁星楼、法海寺塔、文昌阁楼、钟鼓楼、不同类型的庙宇等有标志性而应逐步恢复,近期要对已经消失的历史建筑确认其古代遗址范围,若在其遗址范围内的现代建筑是质量差、无特色的危旧房,则进行拆迁,规划为遗址公园。若在其遗址范围内是近期无法拆迁的建筑,则应在远期拆迁,尽量不要异地重建,近期应在该地段展示其曾经在历史上的意义;再次要加强老城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城南部有连续的低山丘陵,西部、北部则具有城北沟河、老龙潭、郁郁葱葱的树林等,老城周边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4月22日)指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因此要保护好这种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并加强老城和河流之间生态绿化带的建设,使河流和老城形成整体性发展。严格控制自然河道两侧的空间,控制河岸沿线建筑高度,提高河岸视觉可达性,保持空间的通透性和开敞性。

  3.2加强历史街道、街区整体空间的保护

  目前老城内传统街道格局保存较为完整,街道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应加强街道形态的保护。今后老城内街道应发展为生活性、步行化为主,应避免老城道路拓宽、避免城市主次干道穿越老城,在老城区外围开辟方便的公交系统、停车设施等,导致交通量大的商业、旅游等公共设施一律迁至老城外围,一般地段的街区开发应以低容积率为主,避免老城开发导致老城人口激增。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4月22日)要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并要求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等因素。因此历史街区的数量和历史街区格局的完整性是申报国家历史名城的重要条件。当前历史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沿街新建的商业建筑缺乏地域特点,新建住宅建筑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并且缺乏地域性特点,传统街道逐渐失去原有空间形象特征;二是这些历史建筑往往未能定为文物古迹建筑而得不到相关文物建筑的法律保护,缺乏保护资金,导致传统住宅逐年损坏和倒塌,致使历史街区丧失整体感。

  因此要积极探索历史建筑新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文物部门、建设规划部门的共管机制,并注重全民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控制好传统街道两侧、传统街区内部新建住宅建筑的高度、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并注重和原有街道尺度及比例的协调,从而使历史街道、历史街区得到较为完整地保护。(作者系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 楼主 作者:xmweibo
  • 发表于:2012/9/15 13:03:04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沙发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作者:@@宇……少@@
  • 发表于:2012/9/16 22:42:28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板凳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作者:暮光倾城
  • 发表于:2012/9/17 9:13:23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3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作者: 素颜为谁倾城
  • 发表于:2012/9/23 12:43:25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巩义
  1. 4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作者:guest5650050
  • 发表于:2012/9/24 21:50:33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5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dadadawdwadwa
  • 作者:guest4987949
  • 发表于:2012/9/26 1:56:04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6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作者:guest2637929
  • 发表于:2012/9/26 11:54:51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7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1. 8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
asaa
  • 作者:guest2514525
  • 发表于:2012/9/26 18:43:22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1. 9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1. 10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是刷分  投票的 我是刷分  投票
  • 作者:把我带走
  • 发表于:2013/6/17 22:18:53
  • 来自:中国 河南 郑州 新密
  1. 11楼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县城在大卫,在风水上最好,老城略逊色点,现在的,以后的,因西北有山是风水一忌,前无水,有没应山,左无青龙,有无白虎,只有靠山差差差!
[此贴被惠超于2013-6-17 22:20:09编辑过]

到哪手机都能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